报告时间:2019.8.13 14:40-16:10
报告地点: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2号楼思源厅
报告专家:柴逸峰 教授
报告主要内容:
药学是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药学研究是为保障药物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提供理论与技术的源泉和支撑,涵盖药物研发、药物生产、药物使用、药物管理的全过程。
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由单纯的化学主导偏向了化学生物学主导,新药研发的策略由早期的疾病导向变成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重大疾病药物创新靶点的发现和确证。绿色、经济化学与组合生物合成新技术的突破缩短了新药的发现过程。纳米材料、新型辅料及给药器具或装置在药物制剂领域的应用是目前药剂学研究的重点,微乳、胶束、微球、纳米粒等所需的新型辅料的研究为药物精准传递提供基础。应用系统生物学技术与方法,以中药、民族药为特色,开展生药品质评价与质量标准提升、生药药效物质组学与作用机制整合研究、生药活性成分及体内代谢活性成分分析、以及规范的生产技术系统的建立等,是生药学研究的热点。从药用植物中寻找新的药用功能分子,开展其结构优化、质量控制、药理作用机制以及成药性研究是生药学研究的前沿。
药学教育培养的目标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需求和国际药学发展趋势的高层次研究型药学人才。全国药学学科共141个一级学科点和18个二级学科点,博士研究生在校人数为3923人,硕士研究生在校人数为16938人。授予博士研究生学位数为3602人,授予硕士研究生学位数为20446人。
目前,我国药学学科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药学专业的院校数量很多,院校水平参差不齐,药学课程体系、实践要求等差异明显,生物医学科学和临床科学明显薄弱,药学服务相关的专业实践经验和训练指导欠缺。新药研发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靶点创新不足,我国近年上市及申报新药基本属已知靶点的跟踪创新,新药创新研究技术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临床药学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及相关政策支持,工作模式不明确,医患两方面对临床药学工作的认同度不高,药学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重视。
专家简介:
柴逸峰,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军军医大学药学院院长,上海市领军人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军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药学会副理事长,JPA杂志副主编。
长期从事复杂体系分析,开展药物活性成分分析新方法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军队指令性攻关项目、上海市重点项目等2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90多篇。主编或副主编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专利申请和授权2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