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入口

医学院(筹)“大师讲坛”系列讲座之(十)成功举行

创建时间:  2019-11-21  孙湛蓉   浏览次数:   返回

11月20日上午,上海大学医学院(筹)“大师讲坛”系列讲座第十讲在校本部东区生命科学学院800会议室举行。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Joseph P.G.Sluijter教授应肖俊杰副院长邀请作了题为“外泌体及组织工程(促进胞外囊泡在心肌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我们学到了什么?)”的专题讲座。讲座由肖俊杰副院长主持,医学院(筹)以及生命科学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Sluijter教授开门见山地指出,自1980年以来,在荷兰虽然受心脏病、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影响的人群的生存机会日益增多,但仍有四分之一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当前用于心脏缺血性损伤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抑制心肌细胞死亡和抑制由组织损伤引起的纤维化,这些都不能实现对已损伤心脏组织的恢复。如何解决替换已损心肌细胞及心肌修复才是问题的关键。Sluijter教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促进心脏再生的新方法,包括移植外源性干细胞,引入外源性分子(miRNAs,生长因子等)和基于旁分泌信号的治疗。其中心脏来源的祖细胞(CPC)由于其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地研究。但外源性细胞移植后的存活率低,大多数移植细胞在体内不能分化成心肌细胞。近年来,利用旁分泌信号修复心脏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心脏祖细胞可通过分泌旁信号(例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来刺激心肌修复。Sluijter教授重点介绍了心脏祖细胞的胞外囊泡(EVs)在心肌修复中的应用。通过研究发现CPC-EVs可促进细胞的迁移,改善心肌修复及心肌再生能力,还可起到心脏保护作用。Sluijter教授指出,CPC-EVs与干细胞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非常相似。经CPC-EVs治疗后,可减少炎症反应,降低心肌纤维化,增加血管密度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此外,Sluijter教授就EVs现存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包括阐明CPC-EVs的作用机制、优化EVs的提取和分离及采用水凝胶与EVs结合的方式改善其递送效率。最后,Sluijter教授还介绍了EVs对于增强蛋白质的递送也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会后,师生就胞外囊泡的分离提取和在治疗心脏疾病的应用等相关问题同他进行了深入探讨,Sluijter教授对师生们的疑惑进行了详细地解答。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讲者简介:

Joseph P.G. Sluijter,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UMCU)教授。Sluijter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心脏再生,重点探索改善损伤后心脏组织的恢复和诊断的方法。通过遗传学(micro RNA)或药理学方法改善祖细胞移植治疗,提高细胞存活率、优化细胞递送技术、改善细胞培养条件及通过MR1,BL1或核标记使移植细胞可视化。近年来,Sluijter教授开始利用外泌体进行心脏修复,着重研究移植细胞及其潜在效应物的旁分泌信号。他利用新型的分子学方法及在祖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前心脏损伤动物模型的丰富经验,能够将基础发现快速转化到患者相关动物模型的临床前测试。

(供稿人:姜继宗)



上一条:“跨学科新医科论坛”第六讲“实验医学发展概况及其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成功举行

下一条:医学院(筹)“跨学科新医科论坛”第五讲“智能眼科数据库的构建和应用”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