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入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上大医学院两位年青女科研人的故事

创建时间:  2022-05-08  孙湛蓉   浏览次数:   返回

近期,上海大学医学院李小静博士生和齐琳琳博士后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Neuroscience发表题为“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s mediate neurotropic viral drainage from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的研究论文。两位学生师从上海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生命学院魏滨教授,在魏滨教授的指导下,开创性地揭示了脑膜淋巴管是脑内病毒颗粒向外周淋巴结传播的通道,并且通过改变淋巴管的引流功能影响了嗜神经病毒感染的疾病进程。两位科研工作者怀揣着对科研的热情,不畏困难与挑战,攻坚克难,终于获得了重要原创性科研成果。


(左:李小静;右:齐琳琳)


勇于面对未知,攻克难点

科研路上的奋力探索,最终才能精彩纷呈。课题起始,对于刚刚接触脑膜淋巴管领域的她们来说一切都处于未知状态:不清楚硬脑膜的位置,不清楚如何将它取出来,更不要说建立完整的脑膜淋巴管的体内和体外研究体系。她们也曾怀疑过“如此未知的领域,我们真的可以么?”。硬脑膜是一层紧贴在颅骨内侧薄薄的半透明膜,为完整的取下脑膜,她们常常在显微镜前坐一整天,小心翼翼的使用小镊子不断地尝试从不同的起始位置剥离脑膜。使用光敏剂维速达尔加激光照射激活是局部破坏脑膜淋巴管的光动力学方法,但文献中方法描述并不详细,刚开始几次维速达尔实验状况百出:使用什么助溶剂,药物递送途径,激光照射部位和剂量,麻醉剂和麻醉时间的选择、药物致小鼠毒副作用和非正常死亡率,体内删除效率低,检测手段滞后等多种未知实验条件和困难像一个个拦路虎挡在前面。花费半年多时间,一个一个技术参数地反复摸索,她们最后终于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

坚持勤奋刻苦,不断努力

此项研究涉及大量小鼠实验,且许多实验需要小脑脑部特定部位显微注射操作,由于缺少特殊的定位和固定精密仪器,但该位置注射的准确性与精密性要求又很高,需要操作人员手持针注射且身体和手部长时间保持不动,一只小鼠持针时长就需要7分钟,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长时间操作,长时间操作导致她们腰部和手腕的劳损。为了彻夜观测实验的各项指标,经常半夜累了她们干脆在实验室行军床上稍微打个盹儿,爬起来接着连续观测和操作。在2020年初新冠病毒疫情封控期间,她们提前申请返回实验室,戴着N95口罩,一干就是一整天,脸上勒出一道道深深的痕迹。去年,论文被编辑部修回补数据,为了在规定时间内补完所有数据,李小静更是白天上课,晚上熬夜做实验,争分夺秒,连续鏖战了七个多月。

勤于思考,重视逻辑思维

“脑膜淋巴管在脑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什么作用?”“既然它能够运输脑脊液中的大分子、细胞等物质,那么是否也会将脑内病毒运输到外周?”这是她们在该研究中一直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在科学史上重要的创造和发明,都与研究人员善于思考分不开。在研究的过程中,她们也认识到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而高质量论文的精读是建立科研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为了更好的开展科研工作,她们在实验空档期不忘文献检索及时追踪领域最新发现学习更多新的知识,为课题的开展注入新想法和新技术方法。

善于交流,迸发思维火花

两位科研“青椒”不仅是在研究探索道路中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是生活中的挚友。两人间毫无保留的交流讨论也促进了研究过程中新的想法的不断萌发。在实验室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启发和研讨中,她们以多元化的、发散性的思维推动着各项研究的快速推进。科研工作不能缺乏交流,她们在导师支持下积极参加国内多个学术会议,在听取和与专家交流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这更助力了她们的成功。

科学探索自然不会一帆风顺,经历了多次的否定、再否定、失败、再失败,在无数次否定之后,在无数次失败之后最终才发现正确道路。在科学研究这条道路上,她们对生命和医学科学的热爱是她们克服重重困难前进的动力,勤奋刻苦、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较劲”则是她们获取科研成果的基础,而为公共卫生防疫事业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则是她们的追求目标。


人物简介:

李小静,上海大学医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曾在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科创中心从事科研工作。曾在Virologica Sinica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Journal of pain research等多个期刊发表SCI文章;曾成功筛选了带状疱疹病毒性疫苗的候选靶抗原,申请发明专利1项,相关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向企业转化。获得2021年上海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求索”科研创新项目;获上海大学二等学业奖学金、上海大学研究生“求索”奖学金二等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重点专项等项目的研究。

齐琳琳,上海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毕业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曾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PNASAutophagyVirologica Sinica发表论文多篇,以共同作者在ImmunityScience Advances(2篇)发表论文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项目的研究;多次参加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



上一条:医路青春同行,筑梦健康中国——医学院2022级新生顺利报到!

下一条:医学院首届师生羽毛球友谊赛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