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入口

“跨学科新医科论坛”第二十四讲举行

创建时间:  2021-11-03  孙湛蓉   浏览次数:   返回

10月27日下午,复旦大学药学院付伟教授应邀来我院做了题为“GPCR A家族药物设计与分子机制研究”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是“跨学科新医科论坛”系列讲座的第二十四讲,讲座由医学院研究生班导师王庭芳博士主持,医学院硕博研究生及部分教师聆听了此次报告。


5456A


付教授首先系统的介绍了人体内最大的细胞膜表面受体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构与功能,上市和进入临床试验期的靶向GPCR药物,靶向GPCR药物治疗疾病领域,靶向GPCR新药发展趋等前沿进展。随后,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介绍分子模拟技术在A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A-GPCR)药物设计中的应用。多巴胺、5-羟色胺和阿片受体属于A-GPCR,是精神类疾病和疼痛的靶点,付教授整合了各种计算模拟及药物设计技术进行抗精神病及镇痛药物分子的发现。最后,介绍课题组依托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理念、动态虚拟筛选技术,以千金藤啶碱为先导围绕多巴胺D1受体激动和巴胺D2受体拮抗开展药物结构优化工作,并获得完整的构型关系;提出了“动态结合模式”新概念,并将其用于中枢神经镇痛药阿片受体类镇痛药物的设计开发。

本次讲座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模拟及药物设计技术的认识,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思维。在答疑、讨论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对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付教授耐心仔细的解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撰稿/摄影:吴起)

专家介绍:

付伟,博士生导师,分别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美国休斯敦大学,巴塞罗那超级计算中心从事博士后和访问学者,2006年引进复旦大学。主持30多项国家及省部委项目,包括5项NSFC、3项上海市生物医药基础重点项目,军民融合重点项目子课题及多项上海市科委项目,做为项目骨干参加了国家973、863等项目。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如ANGEW.CHEM.INT.ED.等发表论文70多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专利9项,申请PCT专利一项。现任CHEMICAL BIOLOGY & DRUG DESIGN、VRIBIOLOGICAL MEDICINAL CHEMISTRY杂志编辑,在美国和上海市获得多项学术奖项。主编/编著教材/专著3部,包括《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导论》、《药物设计学》。国家精品在线课程《药物设计学》负责人,获批国家级一流线上金课,开设国际化慕课。2019年获复旦大学药学院院长奖,2020年及2021年获复旦大学药学院本科教学先进个人。现为上海市衰老与退行性疾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联盟创始核心成员,美国化学会会员,药明康德和创腾等多家公司药物设计高级顾问,上海市科委智库专家。



上一条:“跨学科新医科论坛”第二十五讲顺利举行

下一条:“跨学科新医科”第二十三讲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