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入口

上海大学医学院2025年研究生导师培训会成功举办

创建时间:  2025-11-14  庄薪荣   浏览次数:   返回

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育人能力和综合素养,2025年11月7日下午,上海大学医学院2025年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在宝山校区西区乐乎新楼学海厅顺利举行。本次培训会特邀复旦大学医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孙学会、上海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张富文作专题报告。学院院长刘斌,副院长姚萱,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盛晓娜,药学系(筹)主任张川,以及全体带教导师、2025年新遴选导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加本次培训会。会议由副院长姚萱主持。

强化师德引领,筑牢育人根基

张富文副部长以“师德师风警示教育”为题, 紧扣 《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文件精神, 从言行规范、师生关系、学术诚信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他结合高校典型师德失范案例及自身处理矛盾问题的实践经验,以生动、深刻的讲述方式,强调“言传身教”的深层内涵,引导导师深化对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同,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做到内外兼修、以身作则,树立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良好形象。

激发科研活力,赋能卓越育人

孙学会副处长则以“学术自由赋能卓越”为题,从复旦大学“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校训精神出发,阐释了高校科研工作应秉持“为兴趣而研、为真理而学”的价值导向,鼓励导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他还结合复旦大学科研管理实践,深入分析当前有组织科研面临的挑战,并分享了复旦在优化科研服务体系、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院系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为我院科研管理与导师指导能力提升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有益借鉴。

庄严授聘启新程,使命传承续薪火

培训会特别设置“新任导师聘任仪式”环节。刘斌院长为学院2024-2025学年新遴选的7位导师颁发聘书,象征育人使命的正式交接与责任传承,进一步增强了新任导师的职业荣誉感与责任感。

强化导师责任,夯实培养与安全基石

在学生工作专题环节,党委副书记盛晓娜在《学生管理工作相关要求》报告中,系统介绍学院学生整体情况,重点强调导师在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责任担当,并呼吁导师以“发展”为核心,关注学生的科研规划与成长路径,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医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李耀召老师则围绕实验室安全管理,明确导师从“第一责任人”到“第一守护人”的职责转变,提出“保持秩序,事故为零”的工作目标, 强调导师须切实履行对学生实验操作的安全监督与规范指导职责 。

姚萱副院长在《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相关要求》中,强化导师全程负责制,结合最新学位法政策调整及学院学位论文盲审与抽检数据,提醒全体导师严把培养质量关,强化全过程管理,重视学术规范与科研诚信,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凝聚共识,共育未来

刘斌院长对本次培训内容进行总结, 强调导师培训是落实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他指出,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科研与教学的新趋势,导师应持续提升育人能力,主动加强跨学科资源整合,积极构建高效沟通机制,与学生、院系及职能部门形成育人合力,共同营造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导学文化。

本次培训会内容系统、安排紧凑、形式多样,既有政策高度的引领,也有实践层面的案例支撑,通过专题报告、政策解读、警示教育与仪式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强化了导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拓宽了“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视野。

学院将持续完善导师队伍建设与评价激励机制,优化导学关系支持体系,着力营造崇尚教学、鼓励创新、关爱学生的良好育人生态,为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师资基础。





下一条:诺奖得主上大开讲!揭秘“缺氧诱导因子”与生命健康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