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扎实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2025年10月17日下午14时,上海大学医学院在宝山校区经管大楼115室顺利召开课程思政推进会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会。会议特邀复旦大学药学院马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刘畅教授、环境与化工学院陆永生老师、音乐学院还国志老师做专题报告,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负责人、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医学院党委书记李娟以及医学院全体教师与学生代表共同参会。会议由医学院副院长姚萱主持。

会议伊始,医学院副院长姚萱代表学院向全体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医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各位专家致以诚挚谢意。

医学院党委书记李娟致辞,她简要总结了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并感谢与会专家给予学院课程思政的指导支持。她表示课程思政就是要激发教师内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而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引导学生。她希望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医学院必将培养出更多兼具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医学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负责人、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介绍上海大学校院两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体系建设情况,并重点强调学校课程思政“一根主线、两级中心、三级示范、四级课程、四级培训” 的工作格局。她指出“大思政课”建设需凝聚各部门力量,方能形成校级统筹与院级落实的有机联动,形成“上下贯通、点面结合”的全员参与、全程贯通、全方位覆盖的协同育人新机制。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久久为功,希望医学院在既往取得课程思政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教师、教学、学生管理的协同育人工作,坚持将课程思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鼓励教师积极作为,为下半年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做充分准备。

在示范交流环节,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带头人马国做了题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示范案例建设》专题报告,他系统阐释了课程思政概念、方法路径与元素融入策略,并以《药学服务与健康》这门课程为例,系统阐释课程思政如何融入专业教育知识传授过程,强调案例融入课程思政,特别是通过引入医学领域杰出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与奉献精神,实现思政元素向学生教育、生活的无声融入。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陆永生副教授做了题为《课程思政育人实践实施路径》专题报告,他深刻剖析了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强调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与统一。他系统分析了课程思政实施中的十大认识误区,并提出系统化规划设计课程思政的原则与方法,为课程思政育人实践的深化实施提供了宝贵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上海市教学能手刘畅以《春满人间—医学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为例,分享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的思路与主要做法。她强调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教育,并以医者仁心、拓展科学思维,激发科学精神、提升专业素质为医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目标,通过《春满人间》这个课程案例,生动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创新勇气,强化课程思政的真情实感,以此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还国志老师以《舞以载道、以美化人,走进舞蹈艺术》课程为例,介绍了“美育+思政”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将《只此青绿》《丝路花雨》等舞蹈作品与“两山理论”“一带一路”精神巧妙结合,探索“舞蹈+学科”跨界融合,使学生在艺术体验中坚定文化自信,实现通识课程“通而有魂”的育人效果,彰显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感染力。

本次会议在专家们的深入指导和与会师生的积极参与下取得圆满成功。上海大学医学院将久久为功、持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和智力支撑。